第369章 来历大了(两更合一)-《燕辞归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「我问你要只鸡毛掸子,你直接给我一顿板子?」石叡问,「还是乱棍,打我不算,你连自己都打?」
    眼看着这厢要唇枪舌战起来,阮尚书也赶紧左右劝起来。
    一通好言好语,各方各给了个台阶,勉强算平息了。
    单慎火归火,也明白见好就收。
    再说,骂人不解决问题,他是为了解决来的。
    接过热茶,单慎缓了缓胀痛的嗓子眼,道:「两条路,定一下。」
    虽说是在同一块地里挖出来的,却不表示耿保元的事与先前的案子有关。
    眼瞅着要过年了,若不想给圣上来份「别致」的年礼,那所有人都闭嘴,只当今夜没挖出来过。
    刑部重新整理下案卷、多润色润色,大理寺核准了,过两天早朝上三方一块定下来,就此结案交差。
    至于耿保元,就一块腰牌的事儿,耿老爹也没影了,那就都别没事找事。
    而另一条路就是硬着头皮细查。
    提审那三人,时隔一年在京中查问耿保元所有可能得下落,即便不知道他想劫的是谁,好歹弄清楚那混账欠了哪家赌债,有没有被人追着砍。
    这样一来,时间不够用,只能把事情摊开来,大伙儿排排站,在金銮殿里一块看圣上和太子变脸。
    屋子里又沉默了下来。
    单慎背着手往窗边一站,听着外头簌簌风响,一副「你们慢慢讨论」的样子。
    反正,破罐子破摔。
    刑部几位毫无疑问选了第一条路。
    本就是大理寺无故挑事,挑出来这么一个要命玩意儿。
    早把案子结了,哪里会有这破事!
    真给圣上送大礼,这个年还怎么过?
    大理寺闲,他们刑部也不闲。
    只要大理寺开个口,丢个不大不小的脸,他们刑部也示个好,把案卷再写得漂亮一些。
    大理寺那儿,显然不太愿意直接丢脸。
    石叡道:「并非有意寻事,案子的确有不明朗的地方,这才打回来重审。」
    阮尚书冷着脸看他。
    石叡直接寻单慎:「单大人办案一向缜密,耿保元如今就剩一腰牌,你当真查都不查?」
    「我办案既然缜密,」单慎道,「这案子基本都是我们顺天府查的,人也是我们抓的,刑部就经手走了个场子,石大人,大理寺为何要打回来?
    诸位,这都三更了,你们不累,我单慎累了,我在山上挖了几个时辰,晚饭都没吃上一口热乎的。
    都别推三阻四了,两条路快点定下来。
    真定不下,来,给我指个第三条路,不崴脚我就跟着你们走。」
    说的是快定,但真正敲定下来,也已经是两刻钟后。
    不是一、也不是二,勉勉强强,折中选三。
    刑部准备好粉饰的案卷,顺天府暗中查一查耿保元的赌债,这几日早朝上,殿下不问最好,问了就当鹌鹑,赶在封印前,若查出来了就酌情上报,查不出来、大理寺直接结案,就此交差。
    单慎拿起腰牌,大步离开。
    大理寺和刑部官员亦纷纷走出屋子,看着黑沉沉的天。
    刚才,没有争得面红耳赤,反而一个个沉重极了。
    事关东宫,不管太子对所谓的劫人知情与否,一个治下不严是免不了的。
    偏那位殿下这一年里风波不断,属于治他自己都没治明白,治下什么的,也就是个「缘分」了。
    阮大人哈出一口白气:「最好是偶然落那儿了,两件事没有关系。」
    石叡也是一声叹。
    怪谁呢?
    怪他们大理寺自己没事找事,现在架在这儿了。
    丢人就丢人吧,案子一结,除了他们今日屋里这几人,谁也不知道内情。
    翌日早朝。
    单慎装了回鹌鹑,等出了金銮殿就被万塘叫住了。
    万指挥使问:「我听说挖出来东西了,怎么朝上不提?没查明白?」
    单慎瞅了万塘一眼:「老万,别问别掺和,这回真不是好事。」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