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第二日早朝西北传来军报,敌军进犯。 周勇正在迎敌,请求朝廷增援粮草,兵器,一时间满朝官员愁容满面。 今年北边大旱,不止西北,北狄想必也不会老实。 大周现在国库空虚,一碰到要银子的事皇帝就为难。 户部的徐尚书报上今年大概税收,两边都打起来远远不够。 皇帝目光探寻:“各位爱卿有何高见?” 西北战事来的及时,只要军需都送去西北,镇北军就会不好过。 镇国公微微扯唇角,随后面色沉重出列:“陛下,近两年西北并没有大规模战事,休养生息两年,这次定然来势汹汹,臣提议,兵力和粮草集中西北。” 有几个大臣出列附议:“只要让西北看到和我们大周的差距,定然不敢再进犯。” “臣附议!” “可若这时北狄来犯,该如何应对?”皇帝又问。 “陛下,北狄和大周已经周旋多年,今年又大旱,想必粮草不丰,臣以为不必太过担忧。” 皇帝沉吟片刻:“燕王以为如何?” 萧泫出列:“但凭父皇做主。” 西北的战事先来,他若阻拦,周勇战胜还敢好,若战败,必会被人以此说事。 况且父皇知道轻重,不会任由这些人都向着西北。 皇帝点了点头,猜到他会这样说,他不是好争之人。 “西北敌情来势汹汹,的确要重视,北狄也不能不管。”沉吟片刻下旨:“六成兵器运往西北,三成留给镇北军,粮草也是如此。” 兵部尚书出列:“是陛下,臣领旨。” 下朝后,镇国公去了东宫,萧瑾宸屏退宫人。 刚落座,镇国公话音传过来:“好兵器断断不能给燕王留。” “外祖父说的是,孤也这样想。” 镇国公赞其聪慧:“兵部有一员外郎,正是冯家的儿子,最是痛恨平阳侯府。” “而现在顾希沅和顾函诚都是萧泫的人,若是此次军需的事交给他办,想做些手脚就容易了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