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却还是卷入了乱世的纷争中,即将成为乱世的牺牲品。 罢了, 就让最后这一曲琴音, 作为她此生最后的休止符吧。 少女将怀抱着的焦尾琴轻轻地放置在身前的城墙上,幽幽的目光眺望向远方。 这里是洛阳的南城门,脚下的城墙上嵌着一块洛阳城门的牌匾,下方已经聚集了不少前来围观听琴的平民百姓。 为什么选在此处? 大概还是怀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吧。 即便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。 弹一首何种的曲目呢? 她感觉自己似乎回到了四年前的那一幕。 “公子想听何种曲目?” 少女端坐于极盛的桃树下,将散落的长发轻撇至耳后问道。 正值桃花纷飞的时节, 落英缤纷,一瓣一瓣地于地面晕染开。 “苏公子尽管挑,只要是小女子会的,便奏于你听。” 依稀记得,那时的少女还不识愁苦的滋味,脸上略微带着些许的傲气。 “那便请小姐奏一曲《墨子悲丝》,如何?” 墨子悲丝么? 少女纤细如玉的素手轻轻从焦尾琴的琴弦上抚过,夏日的微风将她的长发轻轻扬起。 那便, 再弹一曲《墨子悲丝》吧。 城下的人群微微有些吵杂, 琴有五不弹:疾风甚雨不弹,尘市不弹,对俗子不弹,不坐不弹,不衣冠不弹。 《逆天邪神》 可惜手中的焦尾琴啊。 此琴是爹爹所独创的新琴,还是第一次弹奏,今日竟被她破了三种弹琴的禁忌。 抚琴, 起手, 当第一个琴音飘落, 所有人的心皆是一紧,原本吵杂的人群,纷纷停了吵闹,竖耳倾听起那犹如天籁般的曲声。 少女的指间轻快地勾动着,犹如在琴弦上跳起了一支优雅翩翩的舞蹈, 虽有白纱覆面,却似乎仍可瞧见那微微的笑意。 众人皆沉浸在这一曲琴音中,却根本没有人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。 “不对!” “这不是《墨子悲丝》么?” “怎的却是轻快的曲调?” 终于, 听了许久方有人惊醒过来,察觉到了不对劲之处, 《墨子悲丝》全程都是离乡之悲,哪里来的轻快曲调? 然而, 即便他点出了问题所在,也没有人理会。 那人摇了摇头,亦重新沉浸入了琴音之中。 蔡琰只继续弹奏着,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弹错了音。 她真的弹错了么? 少女的嘴角依旧挂着幸福的笑容, 此刻, 她的心神已与琴音融为了一体。 从年幼时起, 一点一滴的记忆在她的脑海中回转, 识字、说话、念书、写字、学琴、作画…… 她从小便很乖巧听话,能过目不忘,所学甚广。 一日, 会宾客宴会,众人见她才思敏捷,纷纷拍手称赞。 蔡邕哈哈大笑,一时兴起,随口问道: “琰儿将来想成为何种人物啊?” 她歪着脑袋,想了想,道: “琰儿要成为班昭姐姐那般的才女,能以笔墨书千秋风彩。” 众人皆只当作戏言,班昭一人编写汉书,名留青史,岂是常人能办到的? 蔡邕亦摇了摇头,“女儿家家,不求有千秋功业,爹爹只盼琰儿能找到一人托付终身,便无憾矣。” “琰儿不想嫁人。” 小丫头扬起小脸。 “哪有女儿家家不嫁人的?”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。 …… 九岁时, 烛光下,蔡邕弹奏时,一琴弦忽断,正要改换琴弦, 一旁, 撑着下巴,映衬着烛光,正津津有味地品读着一本典籍的小丫头随口便道: “第二根弦断了。” 蔡邕微微一愣,捋了捋胡须,轻笑一声,再度抬指勾断了一根琴弦, “何如?” 小丫头只盯着手中的书籍,将已读完的书翻了一页, “第四根弦断了。” 蔡邕抚掌大笑,“吾之琴艺得以传世矣!” 烛光中,小丫头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了一丝得逞的笑容…… 再之后, 她如愿以偿地成为了才女,声名远扬,慕名拜访的人越来越多。 然而, 她却发现,自己真正追求的却并非是成为才女, 而是, 精神上的自由。 那些所谓的青年才俊除了只会夸赞,还是只会夸赞,除了为名利而来,还是为名利而来。 能使她真正自由的,只有书中的世界。 四书五经她能倒背如流,三从四德她亦通晓。 可是, 要问她最喜欢的书是什么? 这是她的秘密。 就算是爹爹蔡邕也不知道,爹爹一直以为,她最喜欢的是历史典籍, 可谁也不知道, 她悄悄看得最多的却是《诗经》。 里面的每一个故事她都看了不知多少遍。 她也是女孩子啊。 她也曾憧憬那样的故事,遇到那样的人啊。 不过, 这个秘密一直被她藏在心底,谁也没告诉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