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八章—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-《曾道人间惊鸿客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再说了,一个刘守义还不够么,那家伙当初怎么说的,说自己有浑身的本事没地儿使,他要是守不住襄阳,朕何必派他守那座要镇。

    眼下大殿里只有言铮和颜烁两个人,所以言铮将那封书信拿出来给他看,“薛城的信,昨日到的。”颜烁展开信纸看了看时间,“这是十天前发出来的,那咱们的人马很快就得出发了。”“正是,所以金厦赶在这个时候突袭,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此事。”

    “可即便金厦没有那个胆量吞掉我大梁,襄阳也绝不能有任何闪失啊,臣有些放心不下,我想……”“你想亲自出征,是不是?”言铮猜到了他想说什么,“士衡,别慌,咱们还没到连金厦也可以单挑的地步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以前也不是没有遇到过类似这种几件事情杂糅在一起的情况,没事的,相信我。”言铮,“按原计划行动。”“先前朝堂上讨论此事,老臣都希望陛下三思,在这种时候还是要先考虑自己为好。”比如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大虞的天罡大江上。

    “水源自然是要重新抽取灌溉的,开凿新水源的项目已经开始了,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,在新水源开凿出来之前,虞国这条线我们不能放弃。”言铮,“你是怎么想的?”

    “同薛城合作是个法子,可以一试,但如陛下所言,咱们得手里另备退路。”颜烁,“眼下只有薛城拿下东京,大梁才有生机。而且东京如今在打仗,既然鲛人已经越过了我们往东京去,东京想必得有一场硬仗。我担心的就是鲛人在东京横插一脚,扰乱了我们的计划。”

    “这也是我所担心的,”言铮指尖点了点东京所在的位置,“按照我们原先的计划,我们的人马接应薛城拿下东京不是问题,可我们无法保证鲛人的行动,万一事败就满盘皆输了。所以我打算挪掉南边的镇海军。”

    颜烁觉得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,眼下鲛人已经离海,镇海军大部队继续留在那里是种浪费,倒不如拿来加入战局,“只是朝守旧派定会反对,陛下可有想好说辞?”

    “如实相告,鲛人为祸东京不是一家之事,大梁驰援东京城乃守天道,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不会不懂。”言铮自回国即位以来,已经和朝那些老臣打过不知多少交道,当初金陵一役,朝堂良臣精将损失惨重,满朝皆是耄耋翁。

    大梁的朝堂有新旧之分,皇祖父在位时间比较长,跟着他一起守江山的那批贤臣大多上了年纪,所以在后期言铮的执掌过程理念的冲突经常发生。

    他要推行变法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,顺利推行实施和证明他的思路是对的这条路困难重重,更别提颜烁被他钦点直接空降兵马总督位置有多遭人嫉妒,那个时候每天参他不懂朝纲、胡乱治国的本子堆得比他案几上的烛台都高。

    但现在的情况不一样,鲛人是所有东陆人都必须要联合起来打击的对象。他们东陆上怎么争夺地盘、怎么尔虞我诈打得头破血流都无妨,外人不能掺和。他相信朝老臣亦有大局挂念,不会固守大梁而置东陆全境于不顾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