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91 辽东-《五胡烽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吴隐之属于比较正直的人,加上和沙艾有过数面之缘终归是拉不下那个脸,道:

    “陛下乾纲独断,无人能改变他的意志,你与其在这里白费功夫,还不如回去想想怎么劝说百济王,怎么保全自身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,你之前说辽东苦寒不适合种植粮食……这个问题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。陛下派人在三仙岛培养耐寒水稻,已经有所收获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……算了,这些是机密请恕我无法告知,我只能说耐寒的庄稼唐国并不缺,辽东万里黑土地很快就会化作良田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以前应对中原天军的老法子,已经不管用了。这一次,唐国的军队打到哪,百姓就会跟着迁徙到哪里。”

    “言尽于此,该如何做沙特使自行斟酌吧。”

    沙艾浑浑噩噩的从吴府走出来,看着天上的太阳却觉得是那么的刺眼。

    中原一统,他们本以为最多再和以前那样称臣纳贡就可以了,甚至还能靠着俯首做小讨到许多好处,哪想人家要的更多。

    抵抗?

    以前他们抵抗中原大军,靠的是辽河形成的几百里沼泽,是坚守城池拖时间。一直拖到大军粮草不济,或者拖到冬天中原士兵无法发挥战斗力不得不退兵。

    但这种方法对唐国无用,唐国是海军本身就天下无双,攻打辽东诸国都不用走陆路,海上行军更快更安全。

    那几百里沼泽形成的天险就没有用了,后勤运输有海运来弥补效率更高。

    至于靠坚城防守,更是想都别想。燕秦晋三国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,据城而守就是找死。

    这种全方位劣势,他们也不是没有遇到过,也有办法应对。

    带着人跑路,往更北方跑,钻进深山老林里。辽东苦寒不适合种庄稼,没有办法大规模移民,中原军队早晚要撤走。

    等大军撤走,他们再出来重建势力。到那个时候攻守易势,那些中原留下来的移民就会成为他们的补血包。

    当年高句丽被汉朝灭国,就是靠这种方法复国的。

    但现在唐国似乎连这条路都给切断了,他们竟然找到了适合在辽东耕种的粮食。

    他很想告诉自己,这是吴隐之骗他的,那种耐寒的粮食作物哪是那么容易研究出来的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