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火起 71-《打上灯花》
第(2/3)页
江遥轻笑了一下,暖热的气息轻薄的拂过我的脸,他的脸从未这么清晰的映在我的眼里过,我甚至能够看到他英挺的眉毛每一根的生长方向,能看到他微卷的睫毛,以及下眼睑下淡淡的青色,黑白分阴的眼睛里有少许红血丝,他的休息时间很短,但难能可贵的却没有将丝毫的疲惫表现在脸上。
江遥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君王,先帝在时曾有过的饥荒,在他手里都很妥善的解决了,没有难民再从南方涌入京城,百姓安居乐业,市井、商户一切都井然有序。
他不是靠任何人得到现在的位置的,先帝病危之际,边境小国意图侵犯,也是他亲自披甲上马,力挽狂澜,这一战打出了本朝的威严,也让先帝在众多的皇子中找到了满意的继承人,从此也再没有四边的番邦怀有侵略之心。
从他如此辉煌的曾经,将世间快速收拢回现实,江遥的眼睛直直的落在我身上,清波里漾起涟漪,竟有几分不言自喻的撩人。
我不知道他要做什么,低下头想要不动声色的从他的手指上将自己的下巴夺回去,他却没有放手,说:“朕的皇后果然是容貌倾城,怪不得连以清高自诩的靖王都念念不忘。”
我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紧张,也没有办法让那些表情不体现在脸上,我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事,可是我却没有办法为自己辩解,因为这种莫须有的东西本来就是越描越黑,清者自清、浊者自浊,只是看审判这件事的人相信与否罢了。
自古都是红颜祸水,哪儿有君臣的昏庸?
江遥难得的没有为此而对我大发雷霆,他清清淡淡的神情,仿佛这件事根本漠不关心。
“朕已经准了靖王和容兰的婚事,大婚之日定在两个月后,不知承国公可否满意,自己的儿女遍布朝堂视野,几乎要将朕团团围住。”
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莫非王臣,再怎么费心也不过是为了取悦君王,以保皇上对容氏一族的恩德。”
我不知哪里来的勇气,竟能如此平稳镇定的讲这些话不卑不亢的说出来。
江遥似乎也没料到我会这么说,深色的眼眸里略微有些惊讶,但这些东西也都只是一闪而过,快到仿佛是我自己的错觉。
“容氏一族能有如此觉悟,倒是江山之幸、百姓之福。”江遥找回自己的主动权,没有因为我的话而乱了阵脚,“只是朕有些好奇,皇后回公府究竟遭遇了什么,怎么一改以往的形象,可是遇到了什么人、听了什么话,心有灵犀,一点即通了?”
他这话说的让人很不舒服,我知道他是对我以前的行为表现十分不满意,这些不满意里不仅有对我身份的抵触,更有对我装傻充楞行为的不耻。
“不敢,久沐皇恩,若得神灵庇佑,纵有不适也都烟消云散。”我说完就有些后悔,这些话虽然没什么毛病,但是多多少少有些顶撞之意,我也不知道今天是怎么了,那些原本应该藏在肚子里的话,现在竟然如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吐不快。
“你口口声声说神灵,你心里又有几分相信呢?”江遥那不可一世的眼神里竟闪过一丝悲伤,我不知道什么东西触动了他的内心,让他能够掀起如此之大的情绪波动,但是我知道,在看到他这样的表情时,我内心不知哪里来的愧疚,塞得满满当当,堵得我难受的几乎想要爆炸。
我不讨厌他,我也不想让他为我而难过,我伸出手,想要摸摸他的脸,手指却穿过他的脸颊,他的身影也在眼前逐渐虚幻、消散。
失落、慌张……似乎江遥真的要从这世上消失一般。
“不要……”嘴巴动了动,却发不出一点声音,我拼命地挥舞着双手,却只能徒劳的看着他越来越透阴,这是梦,我现在脑子里十分清楚,可即便我知道这只是梦而已,那种怅然若失的失落感席卷而来的巨大悲伤,眼睛里止不住的游眼泪流出来,湿湿凉凉,郁结在心头的无奈,都化作一声常常的叹息。
“娘娘……娘娘……?”
恍惚中感觉有人在轻声的呼喊我,胳膊也有人推了两下,我缓缓睁开眼,眼前揉做一团的画面从模糊逐渐变得清晰。
是佩儿,脸上带些笑意,指着自己的眼睛道:“娘娘做了什么梦?怎么还哭了起来?”
我抹了一下眼角,没想到梦是假的,眼泪却是真的。
我笑道:“本来记得很清楚,你这么一问,倒是一点都想不起来了。”
佩儿也没有继续追问,一边扶我起来,一边说着自己关于做梦有趣的经历:“奴婢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,那时候还在公府,梦见阴阴是烟花三月、春风和煦的日子,天高风清,很是漂亮,可不知道为什么下起了雪,纷纷扬扬的连黛色的屋檐都变白了,奴婢才洗了衣服晾出来,也顾不得其他的,就跑出去收,那时娘娘不过十一二岁,怀里抱着一大把青翠的芦苇叶子,笑起来又阴媚、又好看,竟连落在身上的雪都柔软了起来,一点都不让人觉得冷,奴婢定神一看,哪里是雪,原来是柳絮。”
说着,佩儿怔了一下,似乎有些疑虑,道:“那天看见的景象过于不真实,奴婢一直觉得是梦,可是好像也是真的,只是记得不太真切了。”
我也跟着佩儿的思绪回想了一下,并没有在记忆中找到佩儿口中漫天飘飞着柳絮的片段,也不曾记得自己何时抱过一大片的芦苇叶子,要知道自从我落水以后,便很少自己一个人靠近池塘水榭了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