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章 徙木立信庶民震-《当特种兵来到大秦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人们随着少年的步子向前涌动,万人空巷,竟是肃然无声。

    走到街中大约一半路程,一位白发飘飘的老妇人端了一大碗米酒拦住少年,“碎娃啊,喝吧,喝了再搬。娃一片孝心救大父,官府不给钱可是没良心哟!”

    少年高声道:“多谢婆婆了。我不喝,也不歇,万一官家给钱,我也心安哩。”说话间,毫无喘息费力之象,引来市人一片赞叹。

    “这碎崽天生牛力,从军准是一员虎将!”

    “有孝心,有志气,少见的后生!”

    “走稳,看——,就到北门了!”有人向少年高喊,提醒他不要功亏一篑。

    北门箭楼遥遥在望,有人高喊:“马上到城门了,行了——!”

    扛木少年高声道:“不,官家没说门内门外,扛到北门外,叫官家没话说!”

    “有志气!就看官府了!”满街一片赞叹呼喝。

    少年大步如飞,直到吊桥外的平地上才停下来,将木椽“咚”的栽到地上,抱椽而立,紧张的看着卫鞅一行。

    人们全赶到了北门外,黑压压望不到边,但却没有一个人说话,都紧紧盯着一路徒步跟来的卫鞅。

    此刻,卫鞅那一身白衣在遍野黑色的秦人中分外显眼。

    卫鞅也没有说话,看看少年,走到书吏面前揭开大盘上的红布,亲手捧起,郑重的双手托到少年面前。

    少年紧张的眨眨眼,轻轻的摇摇头。卫鞅坦率的看着少年,真诚的点点头。

    少年将木椽交到军士手里,迟疑的向前几步,在破旧的衣襟上擦擦手却不敢伸出。

    猛然,少年扑地拜倒,久久不能抬头。王轼上前扶起少年。少年泪流满面哽咽道:“大人,我,只要十金,大父就有救了……”

    卫鞅双眼湿润,郑重道:“小兄弟,不行。官府立信,说一百金就一百金,岂能食言自肥?他日国强民富,百金之数何足道哉!拿上吧,小兄弟有功,救爷爷,盖房子,置地。”

    少年恭敬的向卫鞅三叩,站起来双手接过大盘,捧到白发老人面前。老人泣不成声,扑地向卫鞅拜倒,“左庶长大人,让我的孙儿跟你从军吧。小民信你了,让他去报国吧。他父亲,我儿子,在少梁大战中死了……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